亚洲bt欧美bt精品

新闻详情

国产物联网芯片的突破之路

发表时间:2018-07-19 17:23

技术专家对国内的底层芯片技术缺失而忧心忡忡。如果未来真的爆发一场没有硝烟的信息战,那么在这场战争的结局里,又有谁,因为什么会输得干净?

生态难难于技术

“中兴门”引起了全球的轰动,大家的目光聚集在、计算机、存储底层芯片技术缺乏之上。紫光等国产计算供应商股票应声上涨,但是,中国真的没有芯片技术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毕竟在上一届全球超算大赛中,自研申威处理器夺得第一也算出尽风头。也就是说,单纯的计算速度,我们没有问题,问题在于两个字:生态。

曾几何时,龙芯代表了国内未来芯片的希望,尽管后来传出丑闻,但是龙芯确实在计算力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,问题的关键在于,即便你有了芯片,即便你的CPU计算速度在实验室中比别人的还快。但是,第一这个CPU在应用场景中的算力如何?是不是大打折扣?第二,你有了芯片,有系统吗?有应用吗?有生态吗?

国产芯片技术易、生态难

回到我们所说的物联网方面;如果说PC时代和服务器研发中,中国起跑慢,导致输在了起跑线上,从发展的眼光来看,下一个五年内的芯片战场更值得我们的关心。

那么面对物联网市场,这个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潜在收入规模将达1.5万亿的超大市场,未来的技术路线该如何选择呢?

物联网芯片6虎出山

物联网市场有多火?据不完全统计,2018年4月物联网芯片市场就有6家以上企业发布了物联网、AI芯片新闻,新品数量超过7款。

从过去芯片架构选择上来讲,国内不仅尝试过X86、ARM、MIPS架构之外,还有更为小众的SPARC、Alpha、安腾架构。其中除了军用领域的申威、飞腾之外,大多一波三折。

RISC与CISC指令集对比

从指令集上来说,CISC与RISC两种指令集区别比较明显,CISC服务器目前以X86架构为其代表,但RISC服务器却并不是服务器市场剩余的全部。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以英特尔至强系为代表的x86架构已经不是标准的CISC了,它吸收了RISC和CISC双方的性能的有点,形成了独特的、自主的x86架构。

英特尔同样发力工业互联网、IOT、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在物联网市场上,最需要什么特性的芯片呢?考虑到物联网应用特点和场景,高效、精简的指令集和低功耗的芯片是更好的选择。

ARM与RISC-V争锋

ARM是RISC微处理器的代表作之一,最大的特点在于节能,广泛的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被使用。现阶段市场上大部分企业仍然选择了基于竞价指令集的芯片架构,似乎物联网芯片大局已定。但真的是这样吗?  

物联网芯片技术迷茫的前途

尽管以现在仅有8年历史的RISC-V架构挑战ARM还有一定难度,但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。面对物联网平台快速成长,物联网应用大爆发的千载难逢的成长期,开源的RISC-V架构带来更低成本的芯片,必定会吸引一部分对成本敏感的IOT企业,其更好的灵活性也会带来定制化芯片的可能。

未来物联网芯片技术路线该怎么选,还没有明确答案。但是,芯片解密小编认为,无论选择哪一条,都要将生态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上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章来源:快资讯    


中用科技有限公司感谢您的关注

              
文章分类: 行业资讯
分享到: